纽约论坛-美国中文门户网站|纽约华人网站论坛

  • 广告/合作/建议
  • admin@nybbs.com
  • 微信 nybbs888

北美华人招聘平台_最新招聘信息_华聘网-北美华人招聘平台招聘信息

搜索
长期招聘!销售,仓库工人,仓库司机,月薪5-8000$ 中国至美国,集运仓储 ,大件商品。物流服务海运 空运 小包专线。微信号:visa856 专为华裔孩子量身打造的名师在线中文课 达诚好车 李胖子 最放心的购车体验,全程透明。 买车买保险上牌全程为您保驾护航 美国同城分类信息网-美国分类网-美国专业的分类信息网_免费发布信息
三个月150$,六个月200$,一年350$ 三个月150$,六个月200$,一年350$ 中国集运 限时五折 快递3-5天到美 空派10-15天到美 双清免税到门 三个月150$,六个月200$,一年350$ 北美华人招聘平台_最新招聘信息_华聘网-北美华人招聘平台招聘信息
三个月150$,六个月200$,一年350$ 全美50州,商业房屋贷款。不查收入贷款,首付20%。手机号码3477972996 时代车行SISSI 9175228683 手工穿戴甲加工 Fiverr是一款面向全世界自由职业者的兼职平台,让你在家就能轻松赚美金!
美国创业神器 营销神器 移民神器 融资神器-华尔街韭菜收割机
查看: 2077|回复: 7

三刀到三師 福州二代出頭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4 15: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從「三刀」到「三師」,闖蕩海外的福州新移民敢拚敢幹,打出一片新天地,不但重整華人社區政治版圖,也繁榮了華埠經濟和改變傳統僑社型態。過去以廣東移民為主的紐約華埠,如今福州移民已經超過廣東移民,成為紐約最大的華裔移民群體和消費群體。

老一輩的福州移民,早期外出打拚大多靠「三把刀」─菜刀、裁縫刀、泥水刀(另一說是剃頭刀),意指福州人最擅長餐館、裁縫和裝修這三種職業,靠「三把刀」創業起家的比比皆是。為了讓下一代過上幸福生活,改變自己靠手藝吃飯的生活型態,他們十分重視子女教育,秉承「三種師字輩人才最吃香」的觀念,大多希望子女將來成為「三師」(律師、醫師、會計師)或工程師、建築師及藥劑師等專業人士,藉此提高社會地位,改變人生命運,不再像父輩那樣「『工』字不出頭」。


在美學業優秀、進入常春藤名校(Ivy League)的福州二代不在少數。如早期從事餐飲業的張見鑾、池玉珍夫婦,一門三傑,三個兒子先後從哈佛大學畢業,其中小兒子張天傑更榮獲美國總統學者獎。


來自福州長樂的高鳳飛,也有兩名子女入讀哈佛,女兒現為兒科醫師,兒子從事風險投資。


來自福州的董齊超,2009年在密西根大學畢業,獲得代表6000名畢業生致詞的殊榮。他與父母10多年前移民美國,他對父母心懷感激,「沒有父母無條件的愛和巨大的犧牲,不會有我的今天。」


董齊超在畢業典禮上說,對那一代的福州人來說,「美國夢通常意味著開一家成功的中國飯館。開好車、住大房子,通過努力過上物質富足的生活。福州移民很多在餐飲業取得成功,但他們遠離主流社會,不能講英語、存在巨大的文化隔閡。」


可是,如今對董齊超等福州二代來說,「美國夢已經改變了」!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專題報導★三刀到三師 福州二代出頭天

√√√√√√√ 分类黄页免费登记了,越早越靠前哦!赶紧进来登记吧! http://www.nybbs.com/portal.php?mod=list&catid=21

 楼主| 发表于 2010-9-24 15: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州移民 人數成長快速


來自香港的紐約執業律師呂兆洪說,近年福州人崛起紐約華埠,福州二代中的「三師」逐漸進入華人社區開業。就以目前在華埠執業的移民律師來說,業務最蓬勃的便是為福州移民辦身分或申請家人來美團聚。近10多年來,廣東籍移民日漸減少,許多福州非法移民通過各種途徑獲得合法身分,然後紛紛考公民,一旦成為公民,便可以申請家人來美,福州移民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新一代福州籍律師適時占領陣地,與香港或其他外省籍律師形成競爭態勢。


呂兆洪表示,福州人鄉土觀念重,念舊,凡事喜歡找鄉親,若無特殊關係,一般人很難打入福州人的圈子做生意。福州二代律師的崛起,多少會影響到像呂兆洪這樣粵籍背景的律師業務,但他仍非常佩服福州人,他們膽識過人,性格中帶著冒險犯難、敢闖天下的勇氣。他舉例,福州人開闢巴士線挑戰主流社會的灰狗巴士,甚至另闢路線,將巴士開到偏遠地區。這沒有膽量和魄力是不行的。


作為一位資深執業律師,呂兆洪表示歡迎更多的福州二代從事法律工作,在教育福州移民奉公守法和改變觀念方面,將起積極作用。他說,福州二代除了做「三師」,近年做藥劑師的也越來越多,他就認識幾位做藥劑師的福州子弟。


他指出,早期移民以謀生為目標,大部分福州人都是為了下一代遠涉重洋到美國。廣東移民較保守,凡事小心謹慎,穩紮穩打;福州人膽量大,外賣店大多開在治安不靖的區域,因為他們認為越是危險的地方越可以賺錢,有的人比較急於求成。他們刻苦耐勞,不在乎工作時間長,一天做十多小時,甚至即使已經打烊,只要有人按門鈴或來電叫外賣,隨時可以一骨碌爬起來服務。這是很多外省籍新移民自愧不如的。


呂兆洪說,隨著廣東老僑日漸老去,新一代ABC搬離華埠,粵式酒樓式微,傳統廣東老僑消費能力不高,繁榮華埠經濟的是福州人而非廣東人。廣東老僑大多「知慳識儉」,在家燒飯,或到老人中心吃免費或減價午餐,即使吃館子,兩個人消費一般只有三、四十元。福州移民很多在外州餐館打工,利用休假日回華埠辦事或飲喜酒,大多到餐館酒樓用膳。如果華埠餐飲業沒有這批人支撐,可能早就有更多餐館倒閉。


他指出,以他長期在華埠觀察,福州人參與政治與公共事務的熱情比廣東人高漲,近年主流社會選舉,也開始瞄準福州籍選民拉票。他笑說:「如果福州人像台山人一樣,早在百年前就移民來美,說不定現在已有可能參選總統。」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專題報導★三刀到三師 福州二代出頭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9-24 15: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長經歷 化為向上動力


世界周刊訪問幾位目前從事律師、醫師、會計師和藥劑師的福州二代,發現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其父母大多是典型的「男廚女織」(意指男的做餐館,女的做衣廠)家庭,由於他們在華埠長大,或曾以香港作跳板來美國,大多掌握國語、廣東話、福州話和英文四種語言,為在華人社區執業帶來方便。更難得的是, 他們大多出身清貧,從小就在外賣店幫忙,或靠半工讀完成學業,由此成為激發他們發奮向上的動力,其成長經歷,正應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俗話。


福州二代人才輩出,在各行各業表現突出。如目前任職長島刑事辯護律師的唐豔秋、現在紐約華人社區開業的律師鄭明佑、陳恆、楊偉麟和劉忠勇律師等;在紐約華埠開業的心臟科「全美最佳醫師」潘耀強、在布碌崙開業的瑪摩利醫院肝膽腸胃專科醫師田曉興、在法拉盛開業的牙醫陳侃及紐約皇后醫院(NYHQ)婦科主治醫師黃建群等。


福州二代律師不但在紐約華人社區開業,也向外地發展。如在費城開業的張誼敏律師,擁有賓州、新澤西州及加州律師執照。她在常春藤名校賓州大學(U. Penn)畢業,接著入讀加州大學舊金山哈斯汀分校(U.C. Hastings)法學院。


張誼敏的父母都是福州人,1970年代移民來費城,她在費城出生長大,會講福州話,曾在舊金山的聯邦人權機構做實習律師;由於加州福州人不多,她的家人大多在費城,她在費城一家知名律師樓工作三年,直到最近才自己開業,希望為華人同胞爭取權益。


「華埠之子」 回饋社區


從紐約華埠的洗碗工、吸衣工,到連續七年(2004至2010年)被評為大紐約地區(包括紐約、新澤西州、康州)前30名心臟科「最佳醫師」之一,並數次入選「全美最佳醫師」(Americas Top Doctors),出身寒門、靠半工讀完成學業的潘耀強(Michael Poon)醫師,實踐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人生信條。


潘耀強現在是紐約州立石溪大學醫學院(Stony Brook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心臟科、放射科唯一一位華裔教授、並在紐約華埠開業。他在分子和血管生物學以及動脈硬化症研究領域屢獲獎項,曾任紐約西奈山醫院心臟磁共振和計算機斷層掃描成像項目中心主任,以及曾任Cabrini醫院醫療中心心臟科主任。


他在權威科學雜誌「自然」等刊物,先後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由於學術表現出色,在國際心臟影像學領域享有盛譽,三年前當選國際心臟電腦斷層(CT)協會主席。


正值盛年的潘耀強,如今名成利就,「我已經爬到頂,升到不能再升了。」他決定回到熟悉的紐約華埠開業,因為他的父母還在華埠,他的根也深植華埠。他在Chinatown 有「華埠之子」之稱,許多老僑都認識他。「我出身很苦,什麼都做過。」


潘耀強在福州出生,兩歲到香港,在香港喇沙書院讀到中四,15歲時隨父母移民來美,住在紐約華埠顯利街(Henry street),在華埠度過青少年時代。


由於出身寒門,父親是海員,母親是衣廠女工,他十多歲就在華埠銀宮、合利、合群等餐館打工,做過洗碗、企檯,也在「洗籠」(洗衣店)做過兩年吸衣工,他形容自己從最低做到最高,能上能下,對他現在回歸華埠非常有幫助,因為他對「唐人街的阿婆阿嬤」有親切感,不像許多年輕的專業人士與她們打交道時,嫌她們「囉嗦」、「麻煩」。


潘耀強高中是在紐約天主教的Xavier中學度過,該校校訓是「為別人活著(Men for Others),他以此為座右銘。他說:「很多唐人不懂英文,我父母一直生活在華埠,我希望盡我所能,幫助那些像我父母一樣在華埠生活的僑胞。」


潘耀強父母那時的美國夢,是希望兒子將來可以開一間餐館,根本沒有想到他會成為一位名醫。他那時一邊讀書,一邊打工,非常辛苦疲勞。但他清醒意識到,他沒有傲人的家庭背景,也沒有父蔭可依賴,「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要想改變家庭貧窮的面貌,只有努力讀書才有出路。從父母身上,他看到未來的奮鬥目標,「我不想將來像父母那麼老時,仍要辛苦工作,我要在年輕時多吃點苦,改變以後的生活環境」。


憑著堅強的意志,他在布碌崙理工學院電子工程系以名列前茅的優異成績畢業。父母覺得家裡出了個大學生,已經很滿足,希望他找一份好工作幫補家計。他是個聽話孝順的兒子,也就準備放棄繼續讀研究所。


就在離校前夕,校務主任找他談話,問他有什麼打算?他表示由於家庭經濟困難,父母老邁,不打算繼續讀書了。校務主任說他聰明好學,學業成績優異,若不繼續深造太可惜了,若經濟困難,可以申請獎學金或學生貸款。


校務主任一番說話,宛如指路明燈改變了潘耀強的下半生。他豁然開朗,馬上回家徵詢母親意見。母親說如果他能想辦法解決學費問題,並不反對他繼續念書。


喜歡挑戰性的潘耀強問校務主任哪間學校最難申請?校務主任說醫學院是最多學生競爭的,他就去報考MCAT(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結果考了很高分,獲紐約西奈山醫學院錄取。由於他是讀理工出身,醫學院很多基礎知識都要死記硬背。剛開始不習慣,頭兩年念得很辛苦,加上還要打工,身心俱疲,但他以過人毅力克服種種困難度過難關,到後來漸入佳境,「一路爬上去,拿了很多獎學金」,成功獲得心臟、內科博士學位,並獲得「美國心臟協會」提供獎學金,做了五年研究。


期間,他主持研究發明一種名為Rapamycin的藥物,用於抑制打通心臟血管閉塞支架細胞的生長,至今仍在業界使用。他的醫學研究論文,多次發表在國際權威科學刊物「自然」雜誌以及多個專業刊物上,並多次應邀發表學術演講。美國主流媒體稱他為「明日之星」。


回顧青少年時代那段艱苦的工讀生涯,他覺得培養了自己刻苦耐勞的精神。在實驗室做研究的日子,有時連續工作十多二十小時,累得幾乎趴在地上,但每當想起在中餐館洗碗、在洗籠做吸衣工的日子,他就會安慰自己,好日子就在前頭,再苦再累也不及在餐館洗碗累,現在這點苦只是「濕濕碎」(廣東方言,意為「小兒科)。


他說,畢業後一年,他就全部還清學生貸款。總結他的人生經驗,他說世事很難十全十美,但遇到機會要把握和善用,才能達到最好效果。人在年輕時吃點苦不要緊,古往今來,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是出身低賤,經過奮發圖強終成大器。人在逆境時不要放棄希望,只要目標堅定,努力進取,果實是甜美的。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專題報導★三刀到三師 福州二代出頭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9-24 15: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潘耀強 連獲「最佳醫師」


由2004至2010年,潘耀強連續七年被權威刊物「紐約」雜誌評為大紐約地區「最佳醫師」(New York Magazine’s Best Doctors)之一。(參考網站www.cast leconnolly.com/doctors/full.cfm?source=ny metro&doctorID=81CC022520)。由於榮登「群英榜」,他的許多外族裔病人都是由此按圖索驥而來。


作為CMR-CCT成像領域的權威專家,潘耀強是少數有資格核發證書給其他醫師的專家,世界各地經常有醫師到紐約接受他的培訓和認證。他對於電腦斷層掃描、電腦斷層掃描攝影,以及核磁共振等檢查和診療,也都相當專業。


潘耀強本來有很多機會應聘到外州發展,由於父母不願離開生活多年的華埠,他只好遵奉「父母在,不遠遊」的古訓,留在紐約工作。不過,他強調,不一定要去最好的地方,但要找到最適合的工作。有段時間,他一心想成名成家,建功立業,不斷發表研究論文。與此同時,他覺得應將對疾病的研究防治置於個人名利之前,將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放在首位,所以他在畢業後沒有急著自行開業賺錢,而是花了前後12年的時間潛心鑽研,提高醫術。


由於潛心研究,他擅於治療一種稱為「肺高血壓」的「怪病」。在華埠診所,他發現有些福州籍病人也患上這種「怪病」。此病特徵是普遍呼吸不正常,容易疲勞,做運動容易發生危險。有些醫生缺乏經驗,認為一些心臟病患者過於肥胖,而叫病人「減肥」,反而容易因運動而令肺血管變硬,血積在肺內易生危險。


相對於許多福州二代選擇離開華埠,潘耀強反其道而行之,他認為自己是「華埠之子」,當初他選擇在醫學界發展,曾決心要做得比主流社會的醫師還要出色、出名,現在這些目標都已達到,沒有什麼要和誰比的了,回歸華人社區,是他的宿願。他是福州二代,且曾在香港生活,這些獨特的背景,令他掌握國語、廣東話、福州話和英文四種語言,為他在華埠的行醫生涯提供便利。他說,有些福州鄉親不知道他也是福州二代,在看病過程中,一句福州話,往往無形中拉近他與病人的距離。


目前,教學、培訓、演講、研究、門診,構成潘耀強緊張生活的五個部分。他秉承「醫者父母心」的想法,在每看一個病人之前,總要詳細了解他的所有病歷。他強調,他在石溪大學醫學院引進的320剖面斷層掃描儀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儀器,其應用的CCT快速無侵入檢測,可在1秒之內完成,患者在屏息之間,一張清晰詳細的心臟掃描圖已經完成。


紐約敬源貿易公司負責人陳麗蓮本來是潘耀強的病人,後來成了忘年交。她說:「我最欣賞潘醫師的醫德,他對病人無微不至,仔細認真負責,看起病來廢寢忘食,不知疲倦。」


陳麗蓮說,潘耀強躋身美國主流社會,成為一代名醫,但他沒有架子,為人慈悲。她在他的診所,曾經見到有些沒有保險的華裔病人走進來詢問病情,潘醫師不但不會不耐煩,還和顏悅色詢問能幫什麼忙。在美國,「時間就是金錢」,這不是一般醫師能做到的,令她很感動。「潘醫師是華人之光,也是我們華人社區重點保護的對象!」她認真地說。


劉忠勇 重視職業道德


近年在紐約華埠開業的福州籍律師有增多趨勢。家居長島的福州二代劉忠勇(Jay Lau)律師,則選擇在靠近長島的皇后區法拉盛開業,專營各類商業地產餐館買賣等。


現年34歲的劉忠勇,1999年畢業於紐約大學(NYU),2003年獲法學博士學位(Benjamin N. Cardozo School of Law),持有新澤西州和紐約州律師執照。在正式開業前,先後任職加州和紐約多家銀行、投資公司,負責貸款和房屋過戶等業務 。由於自小在家講中文,並且利用暑假專門去北京大學修讀中文,令他掌握國語、廣東話、福州話和英文四種語言,為他在華人社區執業提供方便。


劉忠勇的父親劉權行,早年是長島中餐館自助餐的龍頭老大,很早就經營自助餐。劉忠勇從小就很懂事,念中學時,經常在餐館幫忙。劉權行在1980年代房地產榮景時,曾投資地產和建築。因此他希望兒子做律師,可以幫忙家族事業。早在1988年開始,他就開始訓練讀中學的劉忠勇做「幫手」,每逢周末假日,劉忠勇都幫忙父親在中餐館或建築工地打工,上屋頂、搬磚頭、通坑渠等。


也許是在美出生的關係,劉忠勇比較注重家庭生活和天倫之樂,有的律師樓一周七天營業,他只做五天,星期天全家上教堂。平時他盡量推掉一些不必要的應酬,有空就陪孩子,是親友眼中的好父親、好丈夫。


一般人都認為做律師要比做餐館輕鬆,但對劉忠勇來說,他卻認為「做餐館可能比做律師容易,至少工作壓力不會這麼大。」他經常急客人所急,把客人委託的事情放在心上,凡事親力親力,絕不假手於人。


針對目前華人社區有些律師「轉賣」案件的做法,他說:「別人是衝著我劉忠勇的名字上門來找我的,如果我將案子賣給別的律師做,不但辜負客人的信賴,也有騙人之嫌。」


他說有些同行為了「抓住」客人,明知案子沒有把握,罔顧職業道德,打包票說官司會贏。他舉例,有位建築商向他諮詢,說他經手的一個地盤發生工業意外,一名剛雇用的散工,上班第一天就摔傷,這名建築商沒有購買工傷意外保險,但他不甘心賠償。劉忠勇實話實說,美國法律較為保護勞工,看來難免要賠錢。


對方再去諮詢另外一位律師,律師「拍心口」保證可以幫他打贏官司,不用為這次意外事件負責。一年過後,建築商因其他房屋買賣回頭找劉忠勇,說後悔沒聽他的話,不但官司輸了,賠了一萬多元給受傷工人,還要付數千元律師費。此後,那位建築商成了他的忠實客戶,還經常幫他做「免費廣告」,介紹他的朋友成為他的新客戶。


劉忠勇說,所有官司都沒有百分之百贏的可能,他從不為了多做生意說違心話。「如果一位律師信誓旦旦保證官司會贏,對他的信任就要大打折扣」。


劉忠勇育有三子一女,他在一個熱鬧和樂的大家庭長大,喜歡運動,跆拳道學到黑帶;被選拔為學校籃球隊,學生時代隨球隊出賽,贏過許多獎盃。他喜歡小孩。小時候,家中堂兄弟、表兄弟眾多,他常拾表哥穿過的舊衣服。在對婚姻充滿憧憬的年代,他曾開玩笑說要「生一個籃球隊」。他的太太也是美生華人,美麗賢惠,小倆口協商的結果,最後生了四名子女,「以我們這一代『竹升』(指在海外出生的華人)來說,太太願意為我生四個孩子,已很難得」。


劉忠勇外型高大英俊,有「靚仔律師」之稱。他為人隨和沒有架子,他的雇員叫他的英文名字Jay。他手下幾名雇員都在其他律師樓做過,有比較才有鑑別,都說劉律師太重視職業道德,不懂算計,「比較吃虧」。


劉忠勇的主要業務是做地產賣買、房屋過契等。目前在華人社區中,除了移民事務,做離婚也是不錯的業務。在福州鄉親中,為了身分離離合合很普遍,但他說自己是虔誠基督徒,基於宗教信仰,不做離婚官司,不幫福州鄉親辦理假結婚、假離婚。他堅持正派經營,不弄虛作假,「只賺該賺的錢」。在福州二代中,算是一股清流。他說,少做幾宗生意不要緊。「神在其他方面會榮耀我」。


由於口碑好,他的客人中不少是白人及其他族裔。他平時不登廣告,客人多靠口碑得來。他認為看廣告上門的客人,不大注重律師的服務質量和口碑,只顧打聽收費,往往因為多一、兩百元而掛電話,他也不大在乎這種客人的生意。


從小跟父親去教堂的劉忠勇,在一個「愛人如己」的環境長大。他的父親劉權行,對美國為新移民提供公平競爭的機會充滿感恩。據劉權行了解,越來越多的福州二代在哈佛大學等常春藤名校畢業。他說,經過在美多年奮鬥,全家享受豐衣足食的生活。他希望新移民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一旦有能力就要回饋美國社會,既享權利,也盡義務。


他說,福州新移民的整體素質仍有待提高,有些鄉親在經濟上翻身後,馬上「財大氣粗」,他希望從教育入手,改善福州人一些不良形象。他經常捐款做善事,希望福州下一代也能感恩及回饋。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專題報導★三刀到三師 福州二代出頭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9-24 15: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黃建群 心疼父母犧牲


化學博士為了子女在美國接受更好教育,不惜放棄在中國的舒適生活,甘願在紐約治安不靖的地區冒險送外賣,子女亦不負所望爭氣成材。 現任紐約皇后醫院(NYHQ)婦科主治醫師的黃建群,擁有紐約州立大學博士學位,並具有史丹佛醫學院婦科專科醫師和康乃爾醫學院副教授資格。皇后醫院公共關係負責人Cynthia Bacon強調,黃建群是皇后區首位達芬奇機器手微創手術專家,也是該院的優秀婦科醫師,擅長婦科腫瘤手術。


身為女醫師,黃建群年紀輕輕,卻非常熱愛為病人做手術。她說在手術過程中,享受到滿足感。她曾接受史丹佛醫學院婦科微創手術嚴格的專業訓練,發表多篇微創手術研究論文。這種新的醫療技術,被用來治療婦科常見的疑難病症,如卵巢囊腫切除、子宮肌瘤切除,子宮內膜異位、股盆腔沾粘等,優點是手術切口小、流血少、復原快,大大減短患者住院時間。


作為福州二代,黃建群可以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和廣東話。她說移民來美後,一直住在紐約華埠,無意中學會了廣東話。


黃建群清楚記得,她是於1989年8月1日來美,當時剛念完小學四年級。父親原任教福州大學,1987年來美留學,攻讀分子化學博士學位。1988年在中國任助產士的母親來美陪讀,由於大陸留學生大多沒有家庭背景,經濟拮据,母親一肩挑起家庭生活重擔,到華埠衣廠工作。


黃建群說,父母原在大陸都有不錯的職業,為了她和弟弟做出犧牲。因為在大陸競爭激烈,學習成績好不一定就可以進入一流大學,有時還要送禮「走後門」。在美國,只要成績好,就可以公平競爭入讀名校。黃建群與弟弟都非常爭氣,先後考入紐約明星高中史岱文森(Stuyvesant High School),大學念的也是名校。


在黃建群小時候的記憶中,很少看到父母親。因父親在學校實驗室通宵達旦做化學實驗,不能停下來,否則全功盡棄。母親披星戴月工作,上班時間非常長,有時甚至從上午8時做到翌日凌晨1時。在她念初中最後一年,母親由於長期車衣,勞累過度,腰椎盤突出症轉趨嚴重,咬咬牙決定自己開外賣餐館,在史泰登島一個治安不靖的地方,頂下一家外賣店,周末全家總動員。姐弟倆從華埠到史泰登島外賣餐館幫忙聽電話接外賣訂單,功課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完成,晚上就睡在餐館裡。周一大清早就要起床趕回學校上課。


黃建群在高中修了許多AP課程,高中畢業以優異成績考入康乃爾大學,提早一年畢業。弟弟也很優秀,去年高中畢業後,獲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錄取。


黃建群至今想起仍然心痛父母的付出。父親是位文質彬彬的化學博士,卻經常外出送外賣,「不知被搶過多少次」。每當父親接到訂單送外賣時,她一顆心就會懸起來,直到父親平安歸來才放下心頭大石。父親怕他們擔心,每次被搶都輕描淡寫,她常替父親不值。「一個化學博士卻要送外賣。」他們為了讓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甘願作出犧牲,這就是移民的代價。


她心疼父母為子女受苦受罪,決心好好學習,將來有能力回報父母的深恩,同時也為了自己有個美好的前途。


出類拔萃 非凡人物輩出


福州二代進入華爾街金融投資公司工作的不乏其人。在紐約曼哈坦一家猶太人金融投資公司做會計的張清,1987年12歲時移民來美,當時小學剛畢業,英文讀寫能力一竅不通,「只認得26個英文字母」。


張清父母在布碌崙治安不好的區域開設外賣中餐館,也是經常被搶,她那時也像很多福州子女一樣,一邊做功課,一邊幫忙接外賣訂單。現在回想,在那種地方討生活,真是不堪回首,「越想越恐怖」。後來父母覺得太危險了,1997年賣掉餐館。


張清小小年紀,就知道「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就要好好念書,將來找一份好的工作,否則就只能像父母這代人從事餐館、衣廠等低下層的工作。「我覺得父母工作那麼辛苦,每天都超過12小時,都是為了我們下一代有更好的前途,我不能辜負他們的期望。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果說一生中影響自己最重要的人,張清說母親對她影響最大。「母親是我心目中的女強人,能幹肯吃苦,裡裡外外一把手,是我的學習榜樣。」她的母親在中國任職會計,也許是遺傳,張清對數學比較感興趣,最初想讀金融,後來考入紐約聖約翰大學攻讀會計;姐姐在紐約首府奧伯尼讀藥劑。姐妹倆沒有辜負父母期望,一個做會計,一個是藥劑師。張清並因此認識姐姐的同學、也是福州子弟的藥劑師高杰夫,後來成了她的丈夫。


張清母親在開外賣中餐館之前,也在衣廠工作過一段日子。她說母親上班時間非常長,可以用「披星戴月」形容,經常聞雞叫而起床,一直做到夜晚才回家。她看到一些年紀相仿的福州子弟,有時行差踏錯一步,命運截然不同,讓她心生警惕,時常提醒自己引以為戒。她的二姨媽有三個子女,表姐、表弟相繼考上哈佛大學,為她樹立了一個很好的目標。


張清丈夫高杰夫1990年從福州長樂移民來美,父親從事裝修工作。高杰夫初中畢業才來美,雖然英文比較吃力,但由於數理化成績好,高中畢業後在紐約州首府奧伯尼一家大學讀藥劑,並順利考取藥劑師資格,曾在一家連鎖店藥房任職經理,此後先後在多間藥房工作。他謙虛地說,像他這樣的福州二代太普通了,他們認識不少親友和同輩人,都非常出類拔萃。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專題報導★三刀到三師 福州二代出頭天
发表于 2010-9-24 15: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16: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
发表于 2010-9-27 09: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为了防止垃圾信息,您发布的帖子内含有任何连接或者网址,将会被系统自动进入审核状态,我们将会在6个小时内给予审核
4、如您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加微信 nybbs888 或者 admin@nybbs.com  

纽约论坛官方微信

客服服务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广告联系 admin@nybbs.com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论坛微信群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www.ny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